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新能源的未来发展与经济作用

    新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相比常规能源,新能源的价格普遍比较高,发展比较慢。但是,新能源在缓解常规能源的供给不足,能源可持续性供应以及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却有常规能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发展新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能源战略转型成为世界经济新格局调整的关键因素。目前,许多国家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使我国能源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过度。同时,控制碳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事实证明,风电产业和太阳能发电可以解决我国偏远地区的用电用能问题,对于消灭无电县和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有重大的作用。同时,秸秆发电、沼气燃料等生物质能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农村电气化目标,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及城镇生产、生活用能的条件。

  由此可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除了能够增加和改善能源,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外,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

    然而,新能源对有效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能源紧缺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明显的效果。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振兴,更需要培育。新能源产业不像传统的工业,经过一轮短期的规划调整之后,就能很快地收到效果,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

    从长远来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上国家战略发展的日程,同时不断推出政策予以支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已经取得了惊人成就。但我们也认识到以往持续多年的高增长率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以及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为改善这种畸形的发展方式,使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作为能源的生产消费大国和最大的碳排放国,实现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新能源的发展。随着新能源规划的不断推出,新能源产业骤然升温。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在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