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辽宁——打造沿海“绿色化”产业新基地

      贯彻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吸引先进产业和项目向新区转移,构建产业聚合化、原料循环化、环境友好化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面对沿海开发开放的时代大潮,辽宁市立足自己的核心优势,加紧优化产业布局,坚持质量与规模并重,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确立了辽东湾新区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打造辽宁沿海绿色产业新基地。

辽宁沿海发展热浪汹涌而来,如何立于“潮”头,借“势”跃升:

——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以渤海装备辽河重工等重点企业为支撑,大力发展海洋油气钻采装备、海洋工程辅助船、高技术船舶以及配套关键设备,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修理、改装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到2020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值达到300亿元。

——推进节能降耗治污。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对环保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违法违规排污企业坚决关停。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引进国外节能服务公司,培育本土节能服务公司,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建立节能减排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普及应用数字化技术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加强信息公示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监督,实现对能源利用和污染排放的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创建千亿级绿色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借鉴新加坡裕廊化工园区发展经验,以建设石油化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以兵器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为重点,以台湾长春集团、宝来石化、和运集团等骨干企业为支撑,大幅度提高产业丰厚度,进一步拉伸产业链条,全力推进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一体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实现从油气加工、有机化工、高分子聚合物、化工新材料到精细化工的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园区公用工程设施,推进整个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残留。全面实施清洁生产,优化生产流程,采用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石化及精细化工产值超过4000亿元,再生水回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打造辽宁沿海绿色产业新基地”的目标,不仅为辽东湾新区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贴上“绿色标签”,更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鲜明现代产业体系指明方向。中规院城市环境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王佳文认为,盘锦准确把握了城市阶段性的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研究盘锦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时期的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