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政府力促节能环保业成支柱产业
1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的外方代表座谈时表示,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们鼓励民营和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也愿推动节能环保产品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更多走向世界,向各国开放。
此前的11月12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也传递关于节能环保业的积极信号,其公告就全面深化改革问题进行研究中多处强调“生态文明”。业内人士认为,生态环保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战略发展机遇。
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可成推动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政府鼓励民营和社会资本进入节能环保产业。在上述座谈会上,李克强强调,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们鼓励民营和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也愿推动节能环保产品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更多走向世界,向各国开放。
今年7月12日,李克强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国务院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阶段。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不仅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释放消费潜力,而且会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
其实,早在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循环经济示范推广工程、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工程等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并要求中央和地方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在上述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当前中国到了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已经凸显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协调好、平衡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促进经济不断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环境。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要有政策支持,更要创新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在具体支持节能环保业发展的措施方面,7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政府公务用车、公交车要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到2015年,使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同时要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推动高效锅炉、高效电动机等领域节能技术装备升级。加快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服务业。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国务院要要求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污水管网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开展绿色建筑行动。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健全法规标准,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济体制改革会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哪些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既明确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又强调通过建立政府管制制度,保障市场机制在环境生态资源使用和补偿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体现出党中央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有正确而清晰的认识,也体现出中央领导集体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有理解。
业内人士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就环保产业而言,主要是政府采购环境服务,采购社会企业所提供的环境服务,是政府实现机构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的具体手段。早在今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会议,明确要求“政府可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2年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侧除了污水处理、污泥安全处置、大气污染防治、城市垃圾处理等污染防治领域外,还包括市政管网、环境监测、环境修复等业务的产业化释放。
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十二五”后三年,国家将选择十大节能产品,实施重点消费补贴,到2015年,终端消费产品的能效水平要提高到15%以上,高效节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提高到50%以上,预计可直接拉动消费需求4900亿元。
上一篇:中国城镇化下的节能商机
下一篇:山东出台节能量交易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