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城市建筑节能
能源紧缺催生了合同能源管理,自引进以来,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并出台许多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合同能源管理作为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我投资,你节能,共分利。”这九个字被公认为合同能源管理的精华与核心,合同能源管理也因此被称为“不花钱的节能”,然而,在实际推广中却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能让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双赢的商业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却屡遭瓶颈。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块“看上去很美”的蛋糕,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助推下,不少企业从中嗅到了商机,纷纷涌入这个领域,但进来后才发现困难重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初期多是由节能服务公司投资,然后效益分享,回报时间约在3至5年左右。“一个项目需要垫资几十万、上百万,也许还能承受,但十个项目同时运转时,你可能需要投入几百万、上千万,中小企业根本做不了。接的项目越多,生存的困难就越大。”
那么,资金问题如何解决?“若是找银行贷款,这个周期会很长,很多企业和项目因为等不起、等不来而半路夭折。而且,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经营时间短、注册资本少,信用评级较低。此外,节能服务产业在技术鉴定和节能效果认定方面缺乏权威标准,金融机构很难判断某项技术有没有风险,所以会非常慎重。”
2012年2月,银监会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明确出大力推进绿色信贷。此后,银行意识到发展绿色信贷的重要意义,将“绿色盈利”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个投入大,回收慢的节能新产业,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比如气候变化、环境改变、用能习惯等等,如果没有品牌和口碑、没有相互的信任,合作就很难达成。这个不信任是多方面的,既有业主对实施方的不信任,怕你的节能技术、节能方案不完善;也有实施方对业主的不信任,怕不遵守约定、不分享;更有金融机构对项目的不信任,怕投资回报不成正比。
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产业引导。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可先从政府做起,政府的项目可基本解决合同能源管理的信誉和融资问题。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共同搭建一个节能云服务平台,把核心的技术、产品,通过节能云服务平台积累起来,把节能服务产业化、规模化,使城市节能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国家税收优惠、政府资金补贴对市场的发展更多是短期促进,城市建筑节能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更依赖用能单位节能意识的增强,以及节能服务公司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的生存技能可以各有不同,或有技术、或有产品、或有品牌影响力,但行业的发展一定是集大成者,综合各家优势,资源整合才是唯一出路。
下一篇:变频器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