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重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困难
请来“能源管家”,企业通过实施节能改造,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建筑节能带来的收益,这种就是合同能源管理(EMC)。近日,重庆市城乡建委公布了该市首批建设领域节能服务机构备案名单,9家EMC公司和6家咨询类节能服务机构入围。然而,与重庆600亿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的需求相比,9家EMC企业数量实在太少。更让人担忧的是,已经备案的9家企业中,两年来完成的项目仅有6个。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让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双赢的商业模式,在重庆为何推广困难?
近两年来,重庆已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31个,总面积150万平方米,90%以上项目采用了EMC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正成为重庆节能减排领域的一块‘美味蛋糕’。”重庆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是全国首批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城市之一,按照相关规定,应在两年内完成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庆600亿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的庞大需求,加上EMC模式带来的可观收益,让不少企业心动。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EMC在重庆仍处“呼声大行动缓”的阶段。项目难找、融资不易成为两大瓶颈。调查发现,不少单位担心,节能改造会影响它们的正常营业。而实际上,EMC项目只是对房间的空调、灯具等进行改造,一般在下班后或节假日进行。此外,参与EMC的多是学校、公共机构办公楼等,商场参与热情不高。
调查还发现,实施EMC项目初期由EMC公司投资,从事EMC业务的公司经营时间短、注册资本少,信用评级较低。此外,节能服务产业在技术鉴定和节能效果认定方面缺乏权威标准,金融机构很难判断某项技术有没有风险,自然会拒绝放贷。即便申请到财政补贴,投资回报时间在3至5年左右。目前重庆备案的EMC公司多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有限。
重庆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对公共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项目有财政补贴。只要工程验收合格,EMC企业即可向城乡建委申报首批50%财政补助。对于补助资金,EMC企业与建筑业主可按8:2的比例分成。该负责人建议,节能公司应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整合,让其技术更具竞争力。此外,实力小的企业可以抱团发展,享受国家相关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在合同能源管理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浦发银行等13家银行承诺,以未来收益权质押形式,为EMC项目提供总额130亿元绿色信贷。对此,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人士呼吁,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的重庆,不妨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为节能产业广开绿灯。此外,企业也不应把目光锁定在银行贷款上,应通过设备租赁、担保等多种方式,解决资金“供血”不足。
上一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助煤企发展
下一篇:工程机械整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